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之,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知其病,命曰。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余愿闻见而知之,按而得之,问而极之,为之奈何?岐伯答曰:夫色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色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知三则且明矣。《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第四》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而知之,愿闻其说。《伤寒论·平脉法第二》

 

经言望而知之谓之,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 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 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 切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 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此之谓也。《难经·六十一难

熊注:灵枢文中“问”法居末流,伤寒、难经居中流。传统所言“望闻问切”,问法也就中。为什问法在不同经典中地位不同?切之法,对比问法,显然需要技高一筹,但在伤寒难经及后世所传四诊排序中,被置于末,疑被后人所改。另外,以伤寒论诊病,切之法虽然仍十分重要,但已似乎并非首要了,因为靠问诊依条文,病大可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