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空在口下两肩。《素问·骨空论篇》
沈氏彤《释骨》曰:《说文》“或”即“域”本字。云“或骨”者,以其骨在口颊下,象邦域之回匝也。
按王冰注:“谓大迎穴也,所在刺灸分壮,与前‘侠’ 同法。”同篇前文有:“者,上侠也。”王冰注:“阳明之,唇,故以侠名为也,是谓大迎。大迎在曲前骨同身寸之一寸三分陷中动,足阳明气所发,刺可 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灸者,可灸三壮。”
然而“或骨空” 之“或骨”义取为何?我国古今治《黄帝内经》者皆承王冰释 以“大迎穴”,而对“或骨”多不置一词,“或对”或“释字 为疑词”,惟清张琦《素问释义》谓“或字疑有误”。其实,“或”字不误。
考《说文·戈部》说:“或,邦也,从口、 戈守其一,一,地也。域,或或从土。”段玉裁注:“既从口从一矣,又从土,是谓后起之俗字。”表明“或”是“域” 之本字。沈彤《释骨》说:“颊下之骨曰或骨。”注:“《骨空论》云:‘或骨空,在口下,当两肩。’王太璞注云:‘谓大迎穴也。’彤按《说文》‘或’即‘域’本字。云‘或骨’者, 以其骨在口颊下,象邦域之回币也。”日本内经医学会印行多 纪元坚定本《素问绍识》说:“琦曰:‘或字,疑有误。’先 兄曰:‘沈彤云:通回匝口颊下之骨,曰或骨。按《说文》:或, 即域本字,云或骨者,以其骨在口颊下,象邦域之回匝也。’”匝,币字同。是“或”训“邦”也。邦域之回匝,口颊下骨 似之,故以“或”名其骨。
参考文献
1. 田晋蕃著《内经素问校证》(p.206),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版
2. 《李今庸黄帝内经考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