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脉应象:肝弦,心钩,脾脉代,肺脉毛,肾石,是谓五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文章作者》

(1)

张景岳云:脾脉和软,分王四季,春兼弦,夏兼钩,秋兼毛,冬兼石,随时相代,故曰代,非中止之谓也。

(2)

古说代有数种。《素问·宣明五气》:“脾脉代。”注∶软而弱也。案:软弱则气未尽畅,有乍数乍疏之意,此与《灵枢·邪气脏腑病》“黄者,其代”,皆谓脾之平。以《脉经》“脾平长长而弱,来疏去数”参之,则此所云代,实即乍数乍疏之义。盖有数有疏,则气不调匀,如相更代,故曰代,而古因谓不调之为代。《史记》仓公传∶和即经主病,代则络有过。以代对和,则代为不调可知。《素问·三部九候》:“中部乍数乍疏者死,其代而钩者,病在络”,亦谓不调者为代。承上句乍疏乍数而言,意谓经代死,终代病。夏气在络,长夏同法,故脾以代为正,此与仓公说皆取脾平之代,而于非时妄见者,射其主病也。所以谓之代者,取其变更不常,如四时代更,日月代明,父子代嬗,盛衰代迁之比。《说文》∶“代,更也。”是也。代之本义,并不取乎止,第以纯软弱则或不能行,有疏数则似可得间。间者,止也;不能行,亦止也。故古因又谓之有止者为代,如经所云数动一代,五十动一代,乃“代”字之引伸义。

所以引代于止者,即动以观止则见为疏,即止以观动则见为数,仍是乍疏乍数之意也。然犹通指一止者为代也。至仲景而下,别代于结,始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为代之专称矣。至李时珍而下,别代于促、结,始以止有常数,为代之专称矣。于此见古今号之沿革。

脉经》:“代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此论最明。来数,数也;中止,疏也;不能自还,弱之甚也;因而复动,但弱无胃也。与两经之言,合符节。于此知中止去软弱止一间,有胃气为软弱,无胃气即中止。有胃气则虽无力而其动犹觉不匀而匀,故但谓之乍数乍疏;无胃气则虽有动而极无力以久持,故谓之弱而乍数乍疏。《素问·玉机真脏》:“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其即《脉经》之所本乎!《素问·平人气象》:“长夏胃微软弱曰平,但代无胃曰死”,亦明以软弱为有胃,代为无胃。且不云代而无胃,必云但代无胃者,以其但见软弱中之疏数,而无软弱中之和气,故曰但代。王注以软而弱释《宣明篇》之代,而于但代直云动而中止,不能自还,义各允协。又《素问·脉要精微》两言代,王注于数动一代云∶代,止也。”于代则气衰云∶“动而中止,不能自还。”亦切当。其释《三部九候》之代则过,观《仓公传》自知。总之,释必先明其字之本义及引申义,而后前人之得失异同,可考而知也。

参考链接:散脉毛脉,代五脉

参考文献

(1)钱超尘主编《清儒<黄帝内经>训诂校勘文集》(p.27),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

(2)莫枚士著《研经言》(p.50 – 52),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