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按《素问·刺禁论篇》说:“鬲肓之上,中有父母。” 此文“膏之原”之“膏”,读为“鬲”,“膏”、“鬲”二字声转可通也。《黄帝内经太素·诸原所生》载此文,正作“鬲之 原”。《释名·释形体》说:“膈,塞也,隔塞上下,使不与 谷气相乱也。”鬲,又称“鬲膜”, 或叫“鬲募”。《素问·疟论篇》说:“横连募原也。”王冰注:“募原,谓鬲募之原系。”
“鸠尾”者,王冰《素问·气府论篇》“鸠尾下三寸····”注:“鸠尾,心前穴名也。其正当心蔽骨之端,言其骨垂下如鸠鸟尾形, 故以为名也。”又说:“鸠尾在臆(《说文·肉部》说:肊, 匈骨也。从肉乙,臆,肊或从意’)前蔽骨下同身寸之五分, 任脉之别,不可灸刺。人无蔽骨者,从歧骨际下行同身寸之一 寸。”《针灸甲乙经》卷三第十九说:“鸠尾,一名尾翳,一名(骨曷)骬(原误作‘骭’,今改), 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任脉之别, 不可灸刺。”此“鸠尾”一穴,《针灸甲乙经》、王冰《气府论》 注皆云“不可刺灸”者,恐其伤及心也。然“ 尾”既是“十二 原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说: “十二原出于四关, 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且《灵枢经·经脉》 说:“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 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是“鸠尾”不必全禁灸刺也,疑“灸”字为衍文,当删,止作“不可刺”,禁“刺”不禁“灸”也。
《说文·肉部》说:“肓,心下鬲上也,从肉,亡声。” 而“肓之原”则出于“脖胦”,称为“下肓”也。《黄帝内经太素·诸原所生》说:“肓之原,出于脖胦。”杨上善注:“肓, 谓下肓,在齐一寸。脖,蒲忽反。胦,于桑反,谓胦齐也。” 《灵枢经·四时气》说:“邪在小肠者,连睾系····散于肓,结 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杂刺》 注此文说:“肓原,脖胦也,齐上一寸五分也。”《素问·腹中论篇》说:“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 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王冰注:“齐下,谓脖胦, 在齐下同身寸之二寸半。”《灵枢经》曰:“肓之原,名曰脖胦。”而王冰在《素问·气府论篇》注中又有“脖胦,在齐下同身寸之一寸”之文。《针灸甲乙经》卷三第十九则说:“气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五分,任脉气所发,刺 入一寸三分,灸五壮。”据上所述,则“脖胦”一穴,杨上善注《诸原所生》谓“在齐一寸”,是其“齐”下脱一“下”字, 且“一寸”之下又脱“五分”二字,而注《杂刺》谓“齐上一 寸五分也”,其“上”字为“下”字之误;王冰注《腹中论》 谓“在齐下同身寸之二寸半”,其“二”字为“一”字之误; 而注《气府论》谓“在齐下同身寸之一寸”,其“一寸”之下脱一“半”字,唯《针灸甲乙经》之文不误,其述前一穴“阴交,一名少关 ,一名横户,在脐下一寸”,述后一穴“石门, 三焦募也,一名利机,一名精露,一名丹田,一名命门,在脐下二寸”,而“脖胦”亦即“气海”居“阴交”、“石门”两者之间,正“在脐下一寸五分”也 , 与“脐”同。
(二)
参考文献
(二)张其成著《丹波父子医籍训诂》p.19,2017年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