抟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耎而散者,当消,自已。《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灵枢经·五色第四十九》

“抟(摶)”,其俗字为“团”。《说文解字》:“抟,圜也”。上云“心抟坚而长”,下云其软而散者”,“坚”与“软”对,“抟”与“散”对也。《灵枢经·五色》篇“察其散抟”,亦“抟”与“散”相对为文。

古书“、摶(抟)”经常互讹

成都老官山天回镇竹简以“椯”(tuan)“摶(抟)”,《甲乙经》以“”(tuan)“摶(抟)”,证明《内经》《伤寒论》(bo)”当作“摶(抟)”。“椯”(tuan)是多音字,有tuan音。“椯”(tuan)与“抟”古音皆端纽元韵,二字同音。天回镇汉墓竹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183条载“治心腹为病也,如大伏蛟,如蚖蜥蜴者,此皆在肠中……椯(tuan)动勤,能息,按之避手。”释文释“椯”为“抟”,甚是。意指许多蛔虫在肠中抟聚活动,偶尔暂息,拒手按压“椯(tuan)动”即“抟动。“椯”是“抟(抟)”的通假字。

古书“椯”又写为“(tuan)”。以““摶(抟)”可正《素问·脉要精微论》许多“(bo)”字为“抟”字之讹《素问·脉要精微论》有关“(bo)”字如下“心坚而长”“肺脉坚而长”“肝坚而长”“胃坚而长”脾脉坚而长”“肾坚而长”,王冰注击于手。”六个“”字皆为近而误之字,当作“抟(tuan)”。

古书“、摶(抟)”经常互讹,唐·颜元孙《干禄字书》、唐、张参《五经文字》已辨证之。《甲乙经》为避免“摶(抟)”、“”互讹,将“摶(抟)”写为“(tuan)”字。清·王筠《说文句读》载“椯一字。”《集韵》载“,徒官反”,音抟。《文选》马融《长笛赋》载“秋潦漱其下趾兮,冬雪(tuan)封乎其枝。”李善注“与抟古字通”《汉语大字典》(1993年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载“,通团,聚貌。《文选》李善注郑玄《毛诗笺》曰:与团古字通’”《诂训汇纂》手部《慧琳音义》卷二十二引《慧音义》“食”,注“食字正宜作抟。”引用上述诸例意在说明,古贤认为“”与“抟”通假,亦有认为同字者。

参考文献

(1)田晋蕃著《内经素问校证》p.89,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版

(2)钱超尘著《<成都天回汉墓竹简>可正<内经><伤寒>文字之失》(p.1-2),中医文献杂志,202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