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共收方剂113个(禹余粮有名无方,实存112个),药物87种,其中矿物8种,动物11种,植物68种。
在《伤寒论》的112方中,应用次数最多的五味药是:甘草70次,桂枝40次,大枣40次,生姜37次,芍药30次。这五味药恰巧也就是桂枝汤的原方,可见昔贤所论桂枝汤为汤剂第一方,以及伊尹从烹饪而悟及医药(相传著有《汤液经》一书)等,是有点道理的。
应用达10次以上的,还有9种药:干姜22次,人参21次,附子20次,半夏18次,黄芩16次,大黄15次,麻黄14次,黄连12次,茯苓11次。
应用3次至10次的,共有20种药:白术10次,杏仁9次,梔子8次,石膏、柴胡与枳实都是7次,厚朴与芒硝都是6次,细辛与牡蛎都是5次,葛根、当归、香豉与粳米都是4次,阿胶、黄柏、泽泻、桃仁、龙骨与知母都是3次。
用2次的,共有18种:桔梗、栝蒌根、猪苓、葶苈子、赤石脂、麦门冬、蜂蜜、蜀漆、甘遂、吴茱萸、水蛭、虻虫、赤小豆、麻子仁、葱白、猪胆汁、通草、苦酒。
仅有1次的,共有以下35种:五味子、滑石、蜀椒、巴豆、胶饴、栝蒌实、文蛤、贝母、瓜蒂、茵陈蒿、秦皮、白头翁、芫花、大戟、旋复花、代赭石、乌梅、升麻、竹叶、鸡子黄、鸡子、铅丹、禹余粮、连翅、生梓白皮、猪肤、白粉、清酒、人尿、天冬、萎蕤、烧裩、海藻、商陆根、生地黄。
参考链接:
参考文献
林乾良、孙福顺《<伤寒论>药物的统计》,《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
点击这里,你可以编辑此网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