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病在肠),食即出,为泄。张家山汉简<脉书>“病候”》

(二)

在人体,常因其所泄出之路不同而其泄异称,如从口咽出者,则曰“涌泄”;从皮肤出者,则曰“发泄”;从小便出者,则曰“渗泄”;从肛门出者,则曰“后泄”亦谓之“泄利”也。《释名·释疾病》说:“泄利,言其出漏泄而利也”,是“泄利”者,乃“大便失常而多湿”也。由于大便泄利的缓急不同和排泄物有异,故《黄帝内经》中有濡泄注泄溏泄鹜溏飧泄或洞泄之分。从而表明“洞泄”为“泄利”之一种也。

《急就篇》卷二说:“乘风县钟华洞乐”,颜师古注:“洞、犹通’也”;《说文·竹部》说:“筒,通箫也,段玉裁注:“所谓‘洞箫’也”。可见“洞”“通”义同。是“洞泄”者,“泄”而如“筒”之“通”者也,乃食物入胃未及加工消化而旋即完谷泄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此文,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中作“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而王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注说:“飧泄者,食不化而泄出也”。说明“洞泄”又叫“飧泄”,其证实为食物入胃未能消化而即泄出也,《诸病源候论痢病诸·谷痢候》“其洞泄者,痢无度也”之释,恐欠确切。

“洞泄”之病,亦可单称为“”,《灵枢·邪气藏府病第四》说:“肾…微缓为。洞者,食不化,下还出”是也。其字又作“”,《山海经·北山经》说:“可以止衕”,郭璞注:“治洞下也。音洞”。然“下”“泄”声近,其义可通,其“泄利”之词,《伤寒论》、《金匮要略》多写作“下利”,可证。是所谓“洞下”者,即“洞泄”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迥风者,饮食下而辄出不留”,又说:“迥风之状,饮食下辄后之”。其所谓“迥风”,亦即此“洞泄” 之病证也。

(三)

古书多言下利。下即泄字,利言其快,加“疒”旁即为“痢”字。下利吐利文同,吐利为快吐,则下利即为快泄已。两经或称其甚者为“洞泄”,又为“肠澼”。王注谓肠门开闢,知本作,读为闢,其病即下利也。所云肠澼下白沫,即今之白积肠澼下脓血,即今之白积肠澼下血,即今之赤痢肠红等。近世分下为泄泻、利为痢疾,于是今之痢异于古之利矣。岂知今之痢,即《难经》五泄中之大泄。《难经》与余四泄同称泄,是古之下赅今之痢。仲景书亦止加“下重”二字以别之,不另立一名。隋唐时或称滞下,或称重下,皆不脱“下”字,存古义也。徐氏《轨范》泛指肠澼肠红,而以《难经》五泄概入泄,仲景下利概入痢。于此叹论古之难!

参考文献

1.马继兴著《马继兴医学文集》(p.264),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2.李今庸著《古医书研究》(p.210),学出版社,2019年7月第1版

3.莫枚士著《研经言》(p.64),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