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主骤注雷霆震惊,沉阴雨。《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今本原文“沉阴雨”之“阴”,有版本作“霒”。王夫之《说文广义》:“霒晴”之“霒”从“雲”从“今”,“今”始有云尚未雨也。古文省“霒”作“侌”;“侌昜”,字本如此。加“阜(阝)”作“陰陽(阴阳)”者,则山南北为阳,山北南为阴,如岳阳、河阴之类是已。俗书概作“阴阳”, 非也。另,(《说文解字》未收录“阜”字头,参考“𠼛”字:古文,上象累高,下象可拾级而上。)晋蕃按:《经》作“霒”,注作“阴”。《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篇“考其霒昜以观其诚”,注:“阴阳犹隐显也。”《月令》“季春行秋令,则多沉阴”,《经》《传》皆以“阴”为之。

何谓气有多少,有盛衰?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有盛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说明三阴三阳的划分是以阴阳之气量的多少而定的。以一日为例,三阳之中,太阳始于平旦,为初生之阳;阳明应于日中,为最盛之阳;少阳应于日西,为衰减之阳。三阴之中,太阴始于合夜,为初生之阴;少阴应于夜半,为最盛之阴;阴终于平且,为将尽之阴。因此,郭仲夫认为三阴三阳上、下、左、右之定位,盛、衰之定性,太、少、之定量,均可依据太阳运行时空规律而划分。

参考链接:《内经》所引古医书 – kege.org.cn

参考文献

1.田晋蕃著《内经素问校证》(p.224),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版

2.邢玉瑞著《中医模型化推理研究》(p.54),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