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上善注言:“井者,古者以泉源出水之处为井也,掘地得水之后,仍以本为名,故曰井也。人之血气出于四肢,故脉出处以为井也……如水出井以至海为合,脉出指井至此合于本脏之气,故名为合。”其中人体经气所出,脉气浅小,如水之源头,称为“井”,穴位多位于四肢末端爪甲旁;经气由源头流出后,脉气稍大,如刚出的泉水,称为“荥”,穴位在掌指、跖趾关节之前;经气所注,脉气较盛,如水流由浅入深,称为“输”,穴位在掌指、跖趾关节之后;经气畅行,如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称为“经”,穴位在腕、踝关节以上的臂、胫部;经气充盛,由此深入,像百川汇合入海,称为“合”,穴位在肘、膝关节附近。由此可见,井、荥、输、经、合五输穴是五脏六腑经脉之气发出与转输的重要径路,脉气自指(趾)端的井穴发出后,由微渐盛,最后汇入本脏大经。这里五输穴正是借用自然界水的流动汇聚,来阐释人体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以及特殊部位的传统医学意义。
参考文献
邢玉瑞著《中医模型化推理研究》p.103,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