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义之一,如《说文》:“盈溢也。从水,㒼声。”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不知持满,不时御神”。所言“持满”者, 即谓“持盈”也, 守持盈满而不失也。《越绝书·吴内传》说:“天贵持盈。 持盈者,言不失阴阳日月星辰之纲纪也。”此言天道贵正常运 行而不失其所。
(2)义之二,“满”通“懑”。《说文·心部》说:“懑, 烦也, 从心, 从满”。《广韵·上声·二十四缓》说:“懑, 烦闷”也,又作“烦懑”,亦作“烦寃”。例如,
- 《素问·大奇论篇第四十八》:“肺之雍,喘而两胠满”。
- 《素问·缪刺论篇第六十三》:“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
-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
- 《金匮要略·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病人胸满,唇痿,舌青”。
- 《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热争则卒心痛,烦闷”。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蹶上为重,头痛,身热,使人烦懑”。
-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六日厥阴受之…故烦满而囊缩”。
- 《灵枢经·血络论第三十九》:“发针而面色不变而烦悗者”。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阳胜,则··· ···齿乾以烦寃”。
(3)《难经·十六难》:“假令得肝脉···其病,四肢满”。此“满”为“懑”之借,《说文》训“懑”为“烦”,则此文四支满”,即为“四支烦”或“四支烦闷”也,其临床表现,亦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所谓“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之“手足烦”也,尽管二者之病因病机不同,其为临床之证候表现则一。肝主风,风邪淫于四末,故令其病为之四支烦闷也。
参考文献
1 汉典网站
2 《李今庸黄帝内经考义》p.23,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
3 李今庸著《古医书研究》p.208,学苑出版社,2019年7月第1版
点击这里,你可以编辑此网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