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有五,有中,有伤寒,有湿温,有病,有温病。《难经·五十八难

(1.1)考虑到古人对‘五行’以及基于‘五行’分类的方法论,伤寒有五,把中伤寒、湿温、病、温病可以分别对应于木、、土、火、金。(1.2)《难经·四十九难》中所表现出的主题思想:五邪五脏的本来对应系,即中之邪通于肝,伤暑之邪通于心,饮食劳倦之邪通于脾,伤寒之邪通于肺,中湿之邪通于肾。

(2)何谓五邪?然:有中,有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中湿,此之谓五邪。《难经·四十九难

(3)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别之?然: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伤寒得之为微邪,中湿得之为贼邪。《难经·五十难

(3)太阳病,发,汗出,恶缓者,名为中太阳病,或已发,或未发,必恶寒,体痛,呕逆,阴阳者,名曰伤寒。····太阳病,发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发汗已,身灼者,名曰温。《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4) 邪之中人,其病何如?岐伯曰:虚邪之中身也,洒淅正邪之中人也微····《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第四》

熊伟注:难经提及诸病,皆在经络病体系内,不在汤液病体系内,因后文有“温病,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分明是针刺疗法。那解读这些概念时,如果用到汤液之法概念,就要谨慎了。另,“伤寒有五….有伤寒….”这里文本逻辑上有问题,是文献传抄出现了错误?“伤寒”二字能统领诸病?似乎《伤寒论》中,张仲景用“伤寒”二字题首,统论中伤寒温病等。20250725

参考文献

(1.1)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伤寒有五”涵义新释》,张玉萱,田露,2019年第11期

(1.2)球中医药杂志《<难经>“五邪相干”理论溯源》,王超,吴琼,宋文鑫,刘舒悦,徐世杰,2022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