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汗”可能是“盐汗”之义,不缘暑而汗也,必因他故相迫使然。
-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厥气留薄,发为白汗”。
-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 《备急千金要方》卷七第二:风湿相薄…白汗出而短气”。
-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七》:“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
- 《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魄汗未藏,四逆而起”。
- 《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魄气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
-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魄汗不藏,四逆而起”。
这些所谓“魄汗”者,均是说的“白汗”,盖古时“魄”“白”二字可通也。
考“白汗”一词,不仅每见于我国古代医学典籍里,而且在我国
其他古代典籍中也是常被使用的。
- 《淮南子·修务训》:“挈一石之尊,则白汗交流”,
- 《论衡·主毒篇》:“孔子见阳虎,却行,白汗交流”,
- 《战国策·楚策》:“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
流”。鲍彪注:“白汗,不缘暑而汗也。根据中医学的观点,“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见《灵枢·岁露论》),人身当出汗。其不缘暑而汗出,必因他故相迫使然,所以称其“汗”为“白汗”。是所谓“白汗”者,犹言其为“迫汗”也,他故迫然而致其汗出也。上引金匮所述寒疝之“大鸟头煎证”,乃寒实内盛而非暑热,其“汗出”乃痛甚所致, 宜其称之谓“白汗出”也。
《淮南子·精神训》说:“盐汗交流,喘息薄喉”,许慎注:“白汗,咸如盐,故称盐汗”。是“白汗”古时又称为“盐汗”也。。
参考文献
引自李今庸著《古医书研究》P268,学苑出版社,2019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