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按《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说:“腠者,是 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藏府之文理也。” 腠理是人体内外交流通道之一,也是人体抵御外邪之一道屏障。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寒杂说》注:“人之呼气出为阳也, 吸气入为阴也。故呼气之时,在口为出,于头足亦出;吸气之 时,在口称入,于头足亦入。”此腠理应口鼻以出浊入清也。 《灵枢经·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 露之溉,是谓气。”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六气》注: “即卫气也。”《素问·调经论篇》王冰注引《针经》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淮南子·泰族训》说:“四枝节族,毛蒸理泄,则机 枢调利,百九窍莫不顺比。”杨树达证闻:“族读为腠,节 谓关节,腠谓腠理,毛蒸理泄,谓毛孔腠理有所蒸发。”这些 都是有助于清阳发腠理之义。
黄帝内经太素·九针要解》说:“客者,正邪共会也。者,正气也。客者,邪气。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 杨上善注:“者,玄之所生,明者也。在身中,以为正 气,所以身中以为主,故邪为客也。邪来乘正,故为会也。 门者,腠理也,循正气在腠理出入也。”《淮南子·诠言训》 说:“邪与正相伤。”邪干正则病,正胜邪则安,需要保持腠 理致密而和调,不得过开过闭。《灵枢经·本藏》说:“卫气者, 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和,则 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吕氏春秋·季春纪·先已》说:“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其大宝。用其新,弃其陈, 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年,此之谓真人。” 正确地采用“行气法”,吐故纳新以促进腠理亦包括全身的 和调。
黄帝内经太素·杂病·温暑病》说:“病者当与汗皆出 勿止。所谓玄府者,汗空。”杨上善注:“汗之空名玄府者, 谓腠理也。”《素问·水热穴论篇》说:“所谓玄府者,汗空 也。”王冰注:“汗液色玄,从空而出,以汗聚于里,故谓之 玄府。府,聚也。”《素问·汤液醪醴论篇》说:“开鬼门, 洁净府。”王冰注:“开鬼门,是启玄府遣气也。”《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之“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王冰注亦说:“气门,谓玄府也,所以发泄 营卫之气,故谓之气门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 “凡此太阳司天之政…初之气…肌腠疮疡。”王冰注:“ 斑也,是谓肤腠中疮,在皮内也。”《荀子·荣辱篇》说:“骨 体肤理辨寒疾养。”杨倞注:“肤理,皮肤之文理也。”又 《性恶篇》说:“骨体肤理好愉佚。”杨倞注:“肤理,皮肤 之文理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凡此太阴司天之政…五之气…民病皮腠。”《灵枢经·热病》说:“偏枯, 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据上所述, 曰“腠理”,曰“玄府”,曰“汗空”,曰“鬼门”,曰“气门”,曰“肤腠”,曰“肤理”,曰“皮腠”,曰“分腠”, 皆为人体组织部位,名虽有九,然其为“腠理”一也。
参考文献
《李今庸黄帝内经考义》P51,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