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头、身痛,汗不出而渴,为温(病)。《
张家山汉简<
脉书>“
病候”》
(2)吴鞠通《温病条辩》“原病篇”叙气运以原温病之始,称“每岁之温,有早暮、微胜不等,
司天在泉、主气客气、相加临而然也,细考《
素问》注自知”。
(3)晚清医家李
天池:“
内经所论温病与疫
疠,症本同源”。
子午 五之气 阳明燥金 少阳相火 客克主
丑末 二之气 少阴君火 少阴君火 相同
卯西 二之气 少阴君火 少阳相火 相同
注一:此处六气六步无三、四步,说明三之气、四之气少温疫,而初、二、五、终之气与温疫多相关。另外,客气皆为火。重要的不仅是火,关键是火出现的时段。如果火干扰了四时阴阳气化的正常节律,则可能引起疫病。失时反候:气候不是应时而至的反常现象。《素问·六节藏象论》:“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王叔和在《伤寒例》中说: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伤寒之病,但人有自触冒寒毒之气生病者,此则不染着他人;若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发病者,此则多相染易。”
注二:君相二火,臣列君位:《素问·六微旨大论》言:“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逆则其病近,其害速;顺则其病远,其害微。”比如, 君位臣则顺,少阴君火加临少阳相火,申寅年三之气。 臣位君则逆,少阳相火加临少阴君火,卯酉年二之气,二火交炽,臣列君位,故疫疠大至,民善暴死。 二之气二火叠加,对四时阴阳的影响较大,出现了早温、早荣。君位臣,还尚顺四季阴阳,臣位君,则完全逆了四季阴阳。
注三:客主加临不相得:《素问·五运行大论》曰:“上下相遘,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指出客主加临有相得与不相得之分,客主同气或五行相生者为相得,则气候正常,民少患病;若客主相克为不相得,则气候反常,民多病也。经文中的预测,相同、相生、相克皆有。相同即客主同为火,二火叠加,若出现在二之气则有疫,若出现在三之气,则无。
参考文献
(1)马继兴著《马继兴医学文集》(p.264),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2)(3)熊注引山东中医药大学宋咏梅教授2022年《黄帝内经》国际学术论坛演讲
点击这里,你可以编辑此网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