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简史
1.《黄帝内经》所保留的有关十一的资料自从十二经学说出现后,开始逐了十一的概念(参见马王堆帛书)。在现存的《黄帝内经》中虽然没有“十一”的字样,但是有关十一的具体内容还是保存了一些痕迹。如在《灵枢经·本输篇》中虽然提到了“必通二经络”的话,但其具体内容在分别论述每条的五穴时,却没有“手厥阴经”名,全部只有十一个名。又如,在《灵枢经·阴阳系日月》的开始时也“十二经”一称。但在论述每条经与干支配合时,全部却只有十一个经名,同样是独缺“手厥阴经”。
可见,尽管在《黄帝内经》的上面两段文字冠用了“十二经”的主题,但并没有改动十一的实际内容,而“手厥阴经”一是在十二经中最晚出现的一个。
熊注:内经马王堆医书体系的基础上,把经与脏腑相配,进一步系统化了经络理论,但后人往往会淡化经体系的独立性,强化了脏腑关联。尤其是同名手、足经,实同气一经分属上下、内外而已,分之曰手足,本是一气一经。一阴一阳离合成三阴三阳,同名手足经为一经,为阴阳一气离合所化,外应六气。手经为同名足经之延伸,足经为同名手经之内主。《伤寒论》以六气六经应外感,《金匮要略》以四时五行脏腑理论应内伤。《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千般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参考文献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朝阳教授2022年《黄帝内经》国际学术论坛演讲)
2.经络学说的完整化和经络体系的构成一在《灵枢经·经脉篇》中虽然将11条扩充为12条经,但是还没有“络”和“孙”等名称。更没有“经别”、“经”、“经筋”等提法。至于在十二经以外的“奇经八…等名称应当都是在十二经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除了在名和数有所补充外,随着针灸名称的不断增多。也出现了十二经和各穴之间的从属关系,这在《素问·气穴论》、《素问·气府论》等篇节中都有所体现,从而使经学说的理论体系更加充实起来。 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经络学说到了《黄帝内经》成书的战国时期,业已经了较长的史过程。综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经”一称是在“”的名称之后出现的。全身的数是在实践、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富的,是经了由11到12经的演变过程的。而“十五络”、“奇经八”…等名称的出现,更加扩大了经络学说的范畴。
个别的名称,也体现了在朴素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概括的迹象,最早很可能就是用身体上的某些局部解剖位置和疾病证候部位名的,像马王堆帛书中的“齿”、“耳”、“肩”之类。以后由于认识的提高和哲学理论的运用逐结合了手(臂)、足和阴、阳等学说,重新厘订了经的名称,而总括了“三阴”、“三阳”以及“六经”、“十二经”等称,同时还进一步把经名称和体内的脏腑名称相联系。
全身各的循行路线,最初都分布在身体表,分布区域也是比较局限的,而且也很少和体内脏腑相连系。之间除了个别交叉者外,没有直接连系。此后逐发展为全身体表几乎经密布,并深入体内和其应的脏腑联接。在之间也出现了“表”与“里”相对应的关系,直到各依次衔成为周而复始的循系统。
和临床疾病的关系也不断有了更多的补充和修定。对于经有关病证治疗的手段和理论也不断地丰富起来。
参考词条 血脉
参考文献
马继兴著《马继兴医学文集》(p.32),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