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详情
人体就是一个小地,那道推人道,则人体血气血自然也具有流动性与循性。如《灵枢·脉度》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荣其脏,阳荣其腑,如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注之气。”《灵枢·痈疽》也指出:“夫血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故日本学者加纳喜光认为与经验性的医疗实践并行,同时,作为生理构造设想了流体通行的经络,这样才演绎成经络概念的。经是纵贯流通到海之川,落渠是横着与经连络的沟渠。不单从预防医学方面,而且治、排利工程用语和经络体系中某种用语的一致性,也超过了单纯的比喻。由此看来,人体中的经和络利工程的思想中产生出来的可能性,是很可能存在的。
在以树为模型建构的经理论中,经的走向呈现出向心性、各自独立无关系的循行。这种模型难以足人体气血循理论建构的需要,为此,古人在循观念的指导下,对原有的经理论加以改造,与固有的血观念融合,发展到《灵枢·经》手足三阴三阳各有六条经,分别离心性与向心性循行,构成了十二经首尾相连的循体系。王玉川对《黄帝内经》气血循理论的发生研究认为,古气血循理论演变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四种学说。
第一阶段为(1)经络树学说的阴阳表里循论与(2)经云雨式的循学说,前者以《灵枢·根结》和《素问·阴阳离合论》所说的三阴三阳六经根结、开合枢,以及《灵枢·卫气》所论十二经标本、气街为主要内容。这种学说中经的循行仍然为向心性,卫气血是以阴出于阳、阳入于阴和里出于表、表入干里的方式,在阴阳之间和体表里之间出入循流动着,并受自然化的影响,而有白充盛于肌表,夜晚充盛于内脏的昼夜盛衰规律。经云雨式的循理论见于《灵枢》的《九针十二原》《本输》《经》《玉版》《邪客》等,它是在人身一小地即小宇宙观念指导下产生的,以大地上的“经”即大江大河比喻人身的经,以地气上腾为云,下降为雨,流汇集归于河海的过程,比拟气血循,经气血也是以同一方向循行。
第二阶段为(3)阴出阳入循学说,即阳经中的气血,源始于四肢末端,流向六腑而终于五脏;阴经中的血气,源始于五脏,流向躯干而终于四肢末端与阳经交接。此即《灵枢·终始》所言:“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灵枢·根结》所述手足六阳经的根、、注、人,也属于阴人阳出的循理论。
第三阶段即十二经首尾衔接的(4)循学说,《灵枢·逆顺肥瘦》概括为:“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这是经气血循理论发展过程最后阶段的学说。从经的走行方向而言,《黄帝内经》中存在着全向心与首尾相接循两种模式。《灵枢》的《九针十二原》与《本输》所论五输穴之出、、注、行、人,《卫气》篇所论之标本,《根结》篇所论之根结,以及《经别》《经筋》篇之经别、经筋的走向,都是向心性的。以《灵枢·经》对经循行描述部分为表,包括《灵枢》的《营气》《营卫生会》《卫气行》《逆顺肥瘦》《五十》等篇,所述经走向则均为循模式。由此可见,经走行方向的循模式,是来源于对气血循的认识。
参考文献
邢玉瑞著《中医模型化推理研究》p.100,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