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四十八法,方三十九首。

太阳病,八九日,如疟状,多寒少,不呕,清便,微而恶寒者,不可更发汗吐下也,以其不得小汗,身必痒,属桂枝黄各半汤。第一。七味。前有二十二病证。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发,无汗,心下痛,小便不利,属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第二。六味。

太阳病,发汗不解,而下之,浮者,为在外,宜桂枝汤。第三。五味。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夜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沉微者,属干姜子汤。第四。二味。

伤寒吐下后,心下逆,气上冲胸,起则头眩,沉紧,发汗则身为振摇者,属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第五。四味。

发汗下之,病不解,烦者,属茯苓四逆汤。第六。五味。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眠,剧者,反覆倒,心中懊img,属栀子豉汤。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呕者,栀子生姜豉汤。第七。栀子豉汤二味;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并三味。

发汗下之而烦,胸中窒者,属栀子豉汤证。第八。用上初方。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欲吐,胸中痛,大便溏,腹,微烦,先此时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第九。三味。

太阳病,重发汗,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心腹痛;不可近者,属大陷胸汤。第十。三味。

伤寒五六日,发汗复下之,胸,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头汗出,寒心烦者,属柴胡桂枝干姜汤。第十一。七味。

伤寒发汗、吐下解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属旋覆赭汤。第十二。七味。

伤寒下之,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表未解也。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第十三。桂枝汤用前第三方;大黄泻心汤二味。

伤寒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结在里,表里俱,恶风,大渴,舌上燥而烦,欲饮数升者,属白虎加人参汤。第十四。五味。

伤寒吐下后,不解,不大便至十余日,日发潮,不恶寒,如见状。剧者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发img语者,属大承气汤。第十五。四味。

三阳合病,腹身重,口不仁,面垢,img语遗尿。发汗则img语,下之则额上汗,手足逆冷,自汗出者,属白虎汤。第十六。四味。

阳明病,浮紧,咽燥口苦,腹而喘,发汗出,反恶,身重。发汗则img语;加温针必怵惕,烦不眠;下之,心中懊img,舌上苔者,属栀子豉汤证。第十七。用前第七方。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img而烦,胃中有燥屎,可攻,宜大承气汤。第十八。用前第十五方。

太阳病,吐下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者,与小承气汤和之。第十九。三味。

大汗大下而者,属四逆汤。第二十。三味。

太阳病,下之,气上冲者,与桂枝汤。第二十一。用前第三方。

太阳病,下之后,促胸者,属桂枝去芍药汤。第二十二。四味。

微寒者,属桂枝去芍药加子汤。第二十三。五味。

太阳桂枝证,反下之,利不止,促,喘而汗出者,属葛根黄芩黄连汤。第二十四。四味。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属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第二十五。七味。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者,与承气汤。小便清者,一云大便青。知不在里,当发汗,宜桂枝汤。第二十六。用前第三方。

伤寒五六日,下之后,身不去,心中结痛者,属栀子豉汤证。第二十七。用前第七方。

伤寒下后,心烦腹,卧起不安,属栀子厚朴汤。第二十八。三味。

伤寒,以丸药下之,身不去,微烦者,属栀子干姜汤。第二十九。二味。

伤寒下之,续得下利不止。身疼痛,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第三十。并用前方。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二三下之,柴胡证仍在,与小柴胡。呕止小安,郁郁微烦者,可与大柴胡汤。第三十一。八味。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而呕,日发潮,微利。潮者,实也,先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第三十二。八味。

伤寒十三日,过经img语,有也。小便利,当大便,而反利者,知以丸药下之也。和者,内实也,属调胃承气汤证。第三十三。用前第九方。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烦惊,小便不利,img语,身重,不可转侧者,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第三十四。十二味。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者,属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第三十五。四味。

太阳病,浮而动数,头痛发,盗汗,恶寒,反下之,内拒痛,短气烦,心中懊img,心下因,则为结胸,属大陷胸汤证。第三十六。用前第十方。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者,小柴胡汤证具,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汗出而解。痛者,此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但而不痛者,为痞,属半夏泻心汤。第三十七。七味。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属五苓散。第三十八。五味。

伤寒中风,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腹中雷鸣,心下痞,干呕,心烦,复下之,其痞益甚,属甘草泻心汤。第三十九。六味。

伤寒服药,下利不止,心下痞,复下之,利不止,与理中,利益甚,属石脂禹余粮汤。第四十。二味。

太阳病,外证未除,数下之,遂协而利,利不止,心下痞,表里不解,属桂枝人参汤。第四十一。五味。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者,属黄杏子甘草石汤。第四十二。四味。

阳明病,下之,外有,手足温,心中懊img,饥不能食,但头汗出,属栀子豉汤证。第四十三。用前第七方。

伤寒吐后,腹胀者,属调胃承气汤证。第四十四。用前第九方。

病人无表里证,发七八日,虽浮数,可下之。假令已下,数不解,不大便者,有瘀血,属抵当汤。第四十五。四味。

太阳病,反下之,腹痛,属太阴也,属桂枝加芍药汤。第四十六。五味。

伤寒六七日,大下,寸沉而迟,手足,下部不至,喉咽不利,脓血者,属黄升汤。第四十七。十四味。

伤寒本自寒下,复吐下之,食入口即吐,属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第四十八。四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