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约略相当于中医古籍中的“口疮”。《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记载“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

另外,也有与口疮类似的“口疡”“口糜”的记载,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鼻窒口疡。”

素问·气厥论篇》又云:“膀胱移小肠,肠不便,上为口糜。”

隋唐时期,《诸病源候论》根据口疮病因病机的不同分为“时气口疮、病口疮、伤寒口疮”。《诸病源候论·伤寒口疮候》:“夫伤寒,冬时发其汗,必吐利,口中烂生疮,以其表里俱不己,毒气熏上焦故也。”《诸病源候论·卷三十》:“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腑脏盛,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诊其,浮则为阳,阳数者,口生疮。”

《外台秘要》提出了“行口疮”“石发口疮”的概念。

薛己在《口齿类要》中指出口疮的临床表现有口唇生疮,口内无皮状,口舌烂,唇舌生疮,口臭牙龈烂,口苦而辣,口苦胀,每怒口苦发,每怒则口苦兼辣、头痛、胀、乳内刺痛;《普济方》则提出了“口舌疮”的概念;清吴谦在《医宗金鉴》中指出“口糜口糜烂,甚于口疮”,对口疮和口糜进行了鉴别。

《太平圣惠方》中就有关于口疮病因病机的论述:“夫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腑有,乘于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圣济总录·口齿门》中指出:“口舌生疮者,心脾经所致也;盖口属脾,舌属心,心者火,脾者土,心火积,传之脾土,二脏俱蓄毒,不得发散,攻冲上焦,故令口舌之间,生疮肿痛。”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云:“心属君火,是五脏六腑之火主,故诸经之,皆应于心。心布舌下,心火炎上,熏蒸于口,则为口舌生疮。脾脉布舌下,,从相火上炎,亦生疮者尤多。”以上医著均明确指出口疮发作与心脾积密切相关。

在古,有一派医家认为实火可以导致口疮病的发生。实火可以是自然界之火邪,可以为内生之火,内生之火可能是肺,心火,脾胃积,还有可能是肝胆之火。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易侵害人体上部,津伤火灼,而发口疮。”《石室秘录》云:“口舌生疮,乃心火郁而然。”《丹溪心法》提及:“口舌生疮,皆上焦壅所致。”可见,实证口疮的发作多由脏腑积化火而致,多与心、脾相关。

隋唐时期的《千金方》《外台秘要》中均记载了大量治疗口疮的内服及外用方剂,尤其是《千金翼方》中的记载“凡口疮忌食咸腻及面、干枣等,宜纯食甜粥,勿食盐菜,三日即瘥”。

然而,古人研究之下,有些口疮反而不能采用泻火的方式。许多医家在治疗口疮的时候多喜欢纯用凉药降火,然而当纯用清药治疗口疮病的时候并不是每一位口疮患者均可以奏效,有的没有效果,有的甚至还愈治愈严重。于是,他们发现口疮病并不都是实火所致,还有一部分口疮病是属于虚,阴火所致。而虚,阴火所致的口疮病,一味单用清药不仅不能治愈,反而还会加重病情。

《古今医统大全·卷六十三·口病门》亦说“口疮有虚实之,实口疮新发者,用凉散、甘桔汤之类皆可愈。西瓜浆徐徐饮妙。冬月无瓜以烧灰日禽之。……酒色过度之人服凉药久而不愈者,乃中气不足。虚火泛上无制,用理中汤反治之而愈甚者,加子或用官桂哺之亦妙。”这一派医家认为口疮病是除了实火所致外,虚口疮也是不可视的,虚口疮的原因主要有素体阴虚,过用凉药阴伤,或病后伤阴,阴虚阳亢,虚火上炎口腔,至口腔肌膜溃烂而发病。

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云:“口疮,有虚火实火之分。虚火者,色淡口白斑微点,甚者陷露龟纹,虚不渴,此因思虑太过,多醒少睡,以致心肾不交,虚火上炎,宜服四物汤加黄柏、知母、丹皮,少佐肉桂以为引导,从治之法也,外以柳花散搽之。实火者,色艳口烂斑,甚者腮舌俱肿,实口干,此因过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煿,以致心、脾实火妄动,宜服凉散,外搽赴筵散,吐则效。”吴氏将口疮分为虚火与实火两类,并详细描述了这两类口疮的辨别要点及治法方药,特别提出两个治疗火型口疮的外用方药,认为治疗口疮应适当运用外用药,内外兼治。

还有程杏轩《医述·杂症汇参》也云:“龙雷之火,亦能焚焦草木,岂必实方使口舌生疮乎?盖脾胃气衰,不能按纳,下焦阴火,得以上乘,奔溃肿烂。一清胃,则中气愈衰,阴火愈炽。温补中、下二焦,使火有所接引而退舍矣。”程氏认为口疮不可一味清胃,对于中气虚衰,下焦阴火上炽者应以温补脾肾的方法来治疗。

在古中医里,饮食失宜,损伤脾胃,脾胃虚弱,口疮迁延不愈;或久用寒凉之品,伤及脾肾,阴寒内盛,寒湿上渍而生;或饮食膏粱炙煿,损伤脾胃,火气妄动而发口疮。七情可伤及内脏,思虑过度伤脾;大喜或惊恐伤心肾;郁怒太过伤肝;五志化火可生口疮。《医学津梁》中云:“七情烦,则心火炎盛而口疮生矣。”《张氏医通》中云:“因忧思损伤中气,虚火泛上无制。”

除了内服解决火的问题,外敷也是中医治疗口疮的选择。唐孙思邈《孙真人海上方》中提及口疮的治疗,“口疮发作痛难言,香麝铜青一处研,干捻些儿频掺上,不逾时刻自安然”。

王孟英《四科简效方》中记录用绿云置舌下治疗口疮:“黄柏(五钱)、青黛(二钱),同研细末,色如碧玉,名绿云,临卧以二三分置舌下,咽津无碍;迟明愈”;或运用吴茱萸研末,用醋调和,涂涌泉穴。

口腔溃疡多年下来,民间早就把上火与它紧密联系起来,而这些跟古中医里“口”的地位分不开。脾开窍于口,其经络胃上行咽部,连舌本,散舌下。心开窍于舌,络脾,进入上齿。胃为谷之海,其经入上齿,绕口唇,络小肠支,沿喉到舌根两侧。肾为先之本,其经循喉咙,夹舌本。肝主疏泄,循喉咙,绕口唇。可见口腔部位的疾病与脾、胃、心、肝、肾关系甚为密切。

 

参考资料

《浅谈古医家对口疮的认识与治疗》陈燕;

《古今医统大全》徐春甫;

《医宗金鉴》吴谦;

《口疮的中医证治源流探析》刘芬芬,李海昌等;

《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王永钦;

《从“火”论治口疮的经验》陈明, 李乾构教授;

《从心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古今文献研究》朱立建,徐彬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