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病论1

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此为何也?岐伯对曰:之络绝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2。所谓无损不足者,身羸瘦,无用镵石也。无益其有余者,腹中有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病独擅中,故曰疹成也。

人有重身,九月而:九月,足少阴养。《脉经·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

帝曰:病,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3,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

帝曰:人有身体皆肿,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之原在脐下,故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溺涩之病也。

帝曰:人有数甚,筋急而见,此为何病?岐伯曰:此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

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逆。帝曰:善。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4之溢也,名曰脾。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甘者令人中,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5?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6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7中。

帝曰:有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如炭,颈膺如人迎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微细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死不治。此所谓得五有余二不足也。帝曰:何谓五有余二不足?岐伯曰:所谓五有余者,五病之气有余也;二不足者,亦病气之不足也。今外得五有余,内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

帝曰:人生而有病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疾也。

帝曰:有病痝然如有状,切其大紧,身无痛者,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岐伯曰:病生在肾,名为肾风。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不已8心气者死。帝曰: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