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一:最常见含义为“痈疡”、“痈疮”。如:

····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石,故石者,亦从东方来。《素问·异法方宜论

义二:有种观点认为,在一些比较少见的语境中,“痈”通“”、“壅”,意为壅塞、堵塞。例如:

五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府不和则留结为痈。灵枢·脉度

六府不和则留结为痈”的“痈”字, 一些注家咸释之为“痈疡”、“痈肿”(此指“蓄结痈脓”之“痈肿”),都是错误的。 如张介宾注说:“六府属阳主表,故其不利则肌腠留为痈疡。” 杨玄操在《难经·三十七难》中注说:“六府,阳气也。阳气 不和,则结痈肿之属,故云‘为痈’也。”等等,就是其例。 这些解释,是与《黄帝内经》此文的原意相左的,皆误。
只要细阅一 下本段全文即可看到这一点。此文之下,紧紧相接的文字是:“故邪在六府则阳不和, 阳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邪在 五藏则阴不和,阴不和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 故日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阴阳俱盛,不 得相荣,故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这明明是说邪在六府五藏,使藏府阴阳偏盛偏衰,则或血或气留之而不得相荣,成为关格之病。所谓“关格之病”者,其或如《灵枢经·终始》中“人迎与太阴口俱盛四倍以上”的论关格”, 或如《伤寒论·平脉法》中“关则不得小便,则吐逆”论证 的“关格”。然而无论其为论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的 关格或为论证的不得小便而又吐逆的关格,均无涉于痈疡, 其“六府不和则留结为痈”之“痈”何能谓其定是“痈疡”?考: 痈,古可假借为“壅”,而“壅”字是可写作“痈”的。如《难经·五十六难》说:“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下,覆大如 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喘咳,发肺壅。”《脉经》卷六 第七引其文即作“发肺痈”,可证。《素问·大奇论篇》说:“肺 之,喘而两;肝,两,卧则惊,不得小便;肾, 脚下至少腹……”《针灸甲乙经》卷十一第八载其文诸“” 字均作“痈”。是“痈”又可假借为“”字,而“”字亦读 为“壅”。《汉书·武帝纪》说:“是化不下究,而积行之君子 于上闻也。”颜师古注:“读曰壅。”《汉书·元帝纪》说: “是故壬人在位,而吉士蔽。”颜师古注:“读曰壅。”《尔 雅·释地》郝懿行义疏说:“,壅也。”《白虎通·》 说 :“之言壅也。”是“”可读为“壅”无疑。 据上所述,在古,“痈”可假借为“壅”,亦可假借为 “”,而“”亦可读为“壅”,则《灵枢经·脉度》本文“六府不和则留结为痈”的“痈”字当亦读为“壅”字之假借。《汉书·景十三王传》说:“今臣阏不得闻。”颜师古注:“ 读曰壅。,塞也。”《群经音辨》卷二说:“,塞也。”“壅” 有“塞”义,故于古即“壅”“塞”二字连用,构成“叠词复 义”的今之所谓“相同联合词”,《汉书·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中“正直之路塞”句的“塞”之用是其例。这里“六 府不和则留结为痈”的“痈”字读“壅”而义为“壅塞”,始 与上句“五藏不和则七窍不通”的“不通”之义相,而与下文“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的“关格”一病无忤。
其实,在中医学的古典著作里,“壅”字被写作“痈”是颇不乏其例的,如《素问·病能论篇》所谓“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就是“夫壅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也;《金 匮要略·肺肺痈咳嗽上气病证治》所谓“肺痈,喘不得卧, 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就是“肺壅,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也。
参考文献
《李今庸黄帝内经考义》P198,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