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三部九候论》一卷,古医籍及簿录均未收其目撰人姓名不详,最早收入《黄帝内经》的《素问》一书中。全元起注本列入卷一,名“决死生”篇(据《素问》林亿等注),但其书已佚。唐王冰注本列入卷六,名《素问·三部九候论第二十》。此外,魏晋之际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也收入卷四,名“三部九候第三”。隋唐之际杨上善注解的《黄帝内经太素》收入卷十四首篇(篇题亡佚)。
此卷子(R3287)首尾均残,有上下栏框及行线,高28.5厘米,在每节之首多用朱笔作“、”或“O”标记,共存149行文字。前后连续抄录五书,依次是:《三部九候论》、《伤寒论乙本、《亡名氏脉经第一种》《伤寒论丙本及《亡名氏脉经第二种》。此书即其中第1种,相当于第1~第31行。将其与传世本《素问》对照,基本与《素问·三部九候论第二十》的绝大部分文字相同,现仍据传世本《素问》篇目称为《三部九候论》。
此书抄写年据书中不避六朝梁武帝父萧顺讳之“顺”字,及唐睿宗李旦讳之“”字,又同一卷子(P.3287)中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之“世”字(见《伤寒论乙本“世”字缺笔,《亡名氏脉经第二种》曲写“葉”字)及唐高宗李治讳之“治”字(见《伤寒论乙本及《亡名氏脉经第二种》均“治”字缺末笔),知其为唐高宗时写本。
今此书前部缺残,后部完整。内容首论九野九脏、相得相失、九候诊法与死候、足踝诊法以及三部九候之法。
正文
X各别九野,九野为九脏。脏五,脏四,合为九脏。五脏已败,脏以者,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曰:细,胸中气少不足以息者危;大,胸中多气者死也;气相得者平也。参伍不调者病,色相得者生,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相应如参舂者病也,其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
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者病,独寒者病,独陷者病。
以左手去足内踝上五寸,指微按之,以右手指当踝上微而弹之,其中气动应过五寸已上,蠕蠕然者不病也(蠕蠕者来有力)。其气来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也(浑浑者来无力也)。其气来徐徐,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手者死也(徐徐者似有似无也)。其肌肉身充,气不去来者亦死(不去来者,弹之全无)。其中部乍疏乍数者经乱矣,亦死也。其上部而钩者,病在络也。
九候相应者上下一,不得相失也。一候后者则病矣,二候后者则病甚,三候后者则厄矣。所谓后者,上、中下应不俱也。察其病脏,而知死期。必先知经,然后知病。真脏见者亦死。
足太阳气绝者,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冬阴夏阳奈何?岐伯曰:九候之,皆沉细绝者为阴也,主冬,夜半死。皆盛软数者为阳也,主夏,日中死。寒者,平旦死。热中病者,日中死。病风者,日夕死。病者,夜半死。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肉已脱,九候虽调者亦死。
上七候虽见,九候皆顺者,不死。所以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间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七也,故言不死。有前七诊之病,其候亦败者, 则死。死者必发噫也。必须审谛,问其所始,所始之病与今所痛异者,乃定吉凶。
循其,视其经,浮沉上下逆顺循之。其疾者不病也,其迟者病也。不往来者死。
上部,两额动;上部地,两颊动;上部人,耳前动。中部,手太阴;中部地,手阳明;中部人,手少阴(少阴手心主同)。下部,足阴;下部地,足少阴;下部人,足太阴。此名三部九候也。三部者、地、人也。九候者部各有上、中、下,故名九也。
参考文献
马继兴著《中国出土古医书考释与研究》中卷(p.012),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