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首 证四条 方十六首

金匮要略方论 卷上

问曰:在上焦者,因咳为肺。肺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沫者何?师曰:为肺之病。口中燥,咳即胸中隐隐痛,反滑数,此为肺,咳脓血。数虚者为肺,数实者为肺

问曰:病咳逆,之何以知此为肺?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何类?师曰:寸口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过于荣,吸而不出。风伤皮毛,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咽燥不渴,时浊沫,时时振寒。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上气喘而者,属肺胀,欲作风,发汗则愈。

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甘草干姜汤以温之。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甘草干姜汤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

㕮咀,以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咳而上气,喉中鸡声,射干黄汤主之。

射干麻黄汤

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 黄四两 生姜四两 细辛 款冬花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大枣七枚 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

上九味,以一斗二升,先煮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皂荚丸

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

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和汤服三丸,日三夜一服。

咳而浮者,厚朴黄汤主之。

咳而浮者,厚朴黄汤主之:咳而大逆上气,胸,喉中不利,如鸡声,其浮者,厚朴黄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第五》

厚朴麻黄汤

厚朴五两 黄四两 石如鸡子大 杏仁半升 半夏半升 干姜二两 细辛二两 小一升 五味子半升

上九味,以一斗二升,先煮小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沉者,泽漆汤主之。

沉者,泽漆汤主之:(1)夫上气,其沉者,泽漆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第五》(2)寸口沉,胸中引痛,胸中有气,宜服泽漆汤。《脉经·第三》

泽漆汤

半夏半斤参五两,一作泽漆三斤,以东流五斗,煮取一斗五升 生姜五两 白前五两 甘草 黄芩 人参 桂枝各三两

上九味,㕮咀,内泽漆汁中,煮取五升,温服五合,至夜尽。

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门冬汤主之。

麦门冬汤

门冬七升半夏一升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 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1,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 大枣十二枚

上先以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

咳而胸,振寒数,咽干不渴,时出浊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桔梗汤主之。

桔梗汤

亦治血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越婢加半夏汤

黄六两 石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六升,先煮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肺胀,咳而上气,烦而喘,浮者,心下有,小青龙加石汤主之。

小青龙加石膏汤

《千金》证治同,外更加下痛引缺盆

黄 芍药 桂枝 细辛 甘草 干姜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石二两

上九味,以一斗,先煮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附方

《外台》炙甘草汤

治肺多,心中温温液液者。方见虚劳。

《千金》甘草汤

甘草

上一味,以三升,煮减半,分温三服。

《千金》生姜甘草汤

治肺沫不止,咽燥而渴。

生姜五两 人参二两 甘草四两 大枣十五枚

上四味,以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治肺沫。

桂枝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枚 皂荚一枚,去皮子,炙焦

上五味,以七升,微微火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外台》桔梗白散

治咳而胸,振寒数,咽干不渴,时出浊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

桔梗 贝母各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熬,研如脂

上三味,为散,强人饮服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上者吐脓血,下者泻出,下多不止,饮冷一杯则定。

《千金》苇茎汤

治咳有微,烦,胸中甲错,是为肺

苇茎二升 薏苡仁半升 桃仁五十枚 瓜半升

上四味,以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脓。

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方见上,三日一剂,可至三四剂,此先服小青龙汤一剂乃进。小青龙方见咳嗽门中。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