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明堂五脏论》一卷,古医籍及簿录均未收其目撰人姓名不详。今书名系据此卷之首的标题而定。据该书中引有三国吴人吕广《玉匮针经》佚文,可知其撰年当在六朝时期。又卷子中记有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之“”字,但不避唐高宗之讳(记有“治”字),则应系唐初(公元627~650年)传录之本。
此书原卷子(P.3655)系经折装,高28.8厘米,共8折,18叶,基本完整,共存 文字79行。正背两面连续抄录三书,依次是:《明堂五脏论》《七表八里三部脉》《青乌子脉诀》。此书即其中的第1种,相当于原卷的第1~第44行,今据其卷首所题的书名称为《明堂五脏论》
此书首尾完整,惟缺个别篇题,内容除首载总叙外,按五脏分为五篇,论述 藏象。
正文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胆腑者,主肝也。肝合气于胆。胆者,中清之腑也,号将军,决曹吏。重三两三铢,长三寸三分,在肝短叶间下,贮水精汁三合,能怒能喜,能刚能柔。
《备急金要方》卷十四: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号监仓吏,重斤十四两,长二丈四尺,广二寸四分。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肺为五脏之华····肺气通于鼻,鼻和则能知香臭矣····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二耳,凡八叶,有十四童子,七女子守之。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肾者,生来精灵之本也。为后宫内官,为女主····肾重一斤一两有两枚····与膀胱合为腑。
参考文献
马继兴著《中国出土古医书考释与研究》中卷(p.44),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